有一句话我常说:每一家民宿都是不同的。因为我想让有志于开民宿的人在心里牢牢记住它——如果不践行这句话,只指望完全模仿别人来达到开一家好民宿的目的,无异于刻舟求剑。
但也有人问我,一间好的美宿有没有共同属性呢?
有的。在民宿设计方案上,也许只有这一件事我不会妥协、顽固坚持。那就是民宿,一定要有院子。
我还记得,小时候的生活,是葡萄架下,爷爷和隔壁的爷爷打着折扇下象棋,大婶儿们从新闻大事聊到柴米油盐,奶奶顺手抄起半个葫芦劈开的瓢,舀了一瓢水淘米,小朋友们在院子里追逐嬉戏……
老黄狗趴在红砖的地面上吐着舌头,樱桃树上鸟儿婉转娇啼。春有风筝夏有鱼,秋有青鸟冬有雁。
虽然后来这些年,我们开始与空调为伴,但没有谁的心里面能忘掉童年时的小院。
当然,还有充分的理由,去面对将要迎来的反驳——未必吧?你看深圳、看鼓浪屿、看日本、台湾,都有一些民宿设计甚至是知名的民宿设计,没有院子或者院子很小,难道这些就不叫民宿了?
中国人的千古庭院梦
院子,是中国人田园梦最具体的体现、最意象化的象征。
中国人的居住精神,中国人的居住哲学,都离不开这一方院子。不管是北京的四合院还是丽江的四合五天井,不管徽派苏派的园林甚至大如紫禁城,本质上也是一个院子。
而“中国院子”的文化内涵,早已被人从各方面解读得巨细无遗,其建筑样式更是成为环球独此一国的象征性符号。
但中国院子这样的私属空间,却全无国外“误入者持枪打死无罪”的冰冷;它温情脉脉的同时自成方圆,如封似闭同时胸怀宽广;一花一木一家一人,在这一方院子里,孩子嬉戏,大人闲聊,有风景,也有温情。
这是中国人自古以外关于“家”的场景,承继自天人合一的宝贵思想,成为中国人千年不移的居住观。
庭院是中国人的节操和志趣
而这个和家紧密联系的庭院,在千古不朽的文章中就有很多体现。
比如观之者无不落泪的《项脊轩志》,看似是在写一个书斋,实则却是在写一个院子:
“而庭阶寂寂,小鸟时来啄食,人至不去。三五之夜,明月半墙,桂影斑驳,风移影动,珊珊可爱。”
“庭有枇杷树,吾妻死之年手植,今已亭亭如盖矣。”
我读这篇文章大为感动,而千年以来更是不知有多少人为这庭院里的一棵树哭过,人们哭的不是归有光的亡妻,而是物是人非。
一个庭院,浓缩的是文人归有光二十载的光阴,围住的更是所有人的记忆。
再比如尽人皆知的《陋室铭》,满篇是写陋室,但里面也是有写到院子的,“苔痕上阶绿,草色入帘青。”如果刘禹锡住的是熙来攘往的门面房,那么台阶上是无法长出青苔的,对吧。
家各有不同,全凭喜好。对中国人来说,庭院是主人生计与志趣的外延,院中可堆薪也可
堆山;庭院也是节操和志趣,是温暖和回忆,是在脑海中妥善安放乡愁的空间。
逐庭院而居
很多外地人到丽江定居,会面临一个他们可能从未想过,却忽然发现极其重要的一个问题:要不要住进庭院式的民宿。
在丽江,人们对居住的终极理想就是庭院式。虽然传统的“四合五天井”已经不可追,但即使是西式的别墅,也要追求一个院子,哪怕这个“院子”无法用围墙隔开,只能和邻居之间隔着一排篱笆;哪怕这个“院子”面积小得只能安置一个狗窝再种一棵树。
但“院子”,是一定要有的。不然,即使住进四室二厅的大房子,也意有不足,总觉得自己住的是“公寓”而不是“家”。在丽江,甚至有房地产商打过这样的广告:老板,你家有一亩地吗?
听到这里,你可能觉得,丽江人真有追求。
其实,不是他们太有追求,而是我们太没追求。也算不上是我们没追求,是现实没办法。
高企的房价,稀缺的地皮,拥挤的城市,都市人的心中已经不得不淡化庭院之梦,二十年间,北京的四合院从二十万涨价到二个亿,涨幅以千倍计!院子在大城市中彻底成了奢侈品,成了土豪的新四大件之一。
但是,人们对于院子的记忆远未淡去。骨子里还是对庭院式的居住孜孜所求。因此,许多人来到丽江旅行,备受感染成为“逐庭院而居”的大军一员。
这篇文章当然不是要讲改善型住房,但改善型住房的存在逻辑,与民宿和庭院的血肉关系是一模一样的——
无院子,不民宿
住进一些传统宾馆,常看到“宾至如归”四个大字,但这个服务目标恰恰是传统型酒店极难做到的,因为,大部分酒店的格局和“家”就完全是两码事。
这也正是民宿和酒店之所以区别开来的原因。不是因为设施硬件,实际上现在的精品民宿都配备和酒店一样高级的床品。而是因为,民宿是可以各有风格,并且,各有不同的氛围。
它有温度的所在。
而如今民宿的客源,按年龄呈正态分布,中年人是主要客户群,青年、老年人相对较少。个中原因,除了消费能力外,就是价值取向,如今不少年轻人是与住房商品化共同成长起来,而没有体验过庭院生活的。而老年住客是较为特殊的群体,考虑到交通、地形、电梯等便利因素,老年人更倾向于住进传统酒店。
对于中年人为主要客户群体的民宿而言,如果没有院子,客人几乎立刻丧失一大半入住的欲望!
因此,一个拥有庭院和不带庭院的民宿设计方案,所差的绝不仅仅是三十个平方米这一点空间。
现在你告诉我,还觉得“无院子,不民宿”武断吗?——拥有院子,几乎是民宿设计方案的必备条件,而不是改善性需求。
客人不远千里而来,不是仅仅为了观光。
倒退20年,观赏人文和自然景观,是刚需;倒退10年,度假是刚需;现如今,“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”“在他乡寻故乡”,才是刚需。客人要的就是在风景秀美之处,推窗可见庭院。来自大易中饰小编大雁采风编辑。